新起的專欄作家群體

 作者:袁岳    304

專欄作家是一個新起的專業(yè)群體,他們或者是全職的,或者是兼職的,在平面媒體、網絡上開設專欄,發(fā)表他們對小到生活細節(jié),大到時事政見的各類評論。專欄作家的共同特點是針對社會現象,以其敏銳的觸覺、獨特的視角、深透的洞察和富有個性的文字,精悍別致地形成論說之文。許多專欄作家能定時定期供稿,也有一些專欄作家只有感而發(fā)。

在美國,專欄作家是一個重要的意見領袖群體,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職業(yè)群體中,他們能排到前十,而在最可信的影響力群體中他們能超過總統(tǒng)與國會議員。事實上,美國的專欄作家隊伍囊括了新聞、商業(yè)、學術、政治、文學藝術各界,有一些人就以專欄作家為業(yè),為多家媒體寫作專欄,也有一些人本身就是著名律師、經濟學、社會學家或者媒體人。

在上一世紀的20-40年代,包括魯訊、胡適、周作人、夏衍、周揚這樣一幫人都有他們在各類報刊上的專欄,他們很多的書都是他們專欄文章的匯編。但中國新專欄寫作的興起則是近7-8年的事,其中《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等為開風氣者,而現在的包括《新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經營報》、《環(huán)球時報》、《中國企業(yè)家》雜志等在內的媒體均形成了各有自己特色的專欄與專欄作家群體,當然有一些專欄作家橫跨著多個媒體。

現在平面媒體及網絡媒體開專欄及招攬專欄作家已成一時之風,而一些專欄作家也多少已經算這一新行當里面的名角了??連岳、秋風、周其仁、張軍、馬少華、葉檀、王育琨、鄢烈山、喬新生、潘多拉、葛劍雄、朱學勤、趙曉、薛涌、袁曉明、賀衛(wèi)華、金巖石、徐友漁、朱大可、何剛、華生、易寬容等對很多讀者來說已經耳熟能詳。

我自己最早在《中國經營報》開辟有專欄,其后在《商務周刊》、《新京報》、《名牌》、《第一財經日報》、《中國企業(yè)家》、《成功營銷》、《新營銷》、《新商界》、《上海壹周》等媒體上開設專欄,也偶爾為《環(huán)球時報》、《銷售與市場》等寫作不定期的專欄文章。其中不少專欄文章分公共管理與營銷管理兩類收錄在已出版的《公道》與《絕配》的書中。最近零點也將與上海三聯書店合作,在中國評選出15名最有影響力的專欄作家,上海三聯書店也有意將這些專欄作家的妙文匯集成冊,從而讓大家平時喜讀的那些精短文章以這樣的燦然可觀的文集呈現出來,那樣我們對這些專欄作家到底做出了怎樣的成果以及他們的專欄風格就有了更為集中的感知。

專欄作家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識分子公共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他們的觀點見諸文字、公諸社會,有代民立言處,也有抒其痛感處,他們的聲音或偏左或偏右或居中,但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社會事實揭示模式。你單個看他們或也仍大有偏頗之處,而當把他們當作一個群體,那么在整體上我們就能感到,他們既是我們觀看復雜社會的一些透視鏡或望遠鏡,也是一些將微觀社會感受轉變?yōu)榫唧w可讀可析對象的服務渠道。

在今天有效地反映意見、平衡社會需求、惕勵公共政策、匡正社會流弊方面,我們需要專欄作家,而且我們需要更多的優(yōu)秀專欄作家。

袁岳
 群體 專欄 作家

擴展閱讀

《析贏的細劃》(1)贏:企業(yè)、公司的終極目標。當人們在夢想的時候,每個人夢想的都只是一部分。只有把夢想和感受到的部分全部整合起來,才是真正的可以看到夢想的結果。1.任何一個真相都來源于綜合各方面的信息

  作者:張恒詳情


 1.組織的優(yōu)劣。任何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組織無不從前期的烏合之眾到擴張的虎狼之師這么一個過程。組織是企業(yè)的靈魂是包羅萬象的基礎。同時從組織的角度去觀察會發(fā)現它的一個另類視角的存在。單純的去判斷其優(yōu)劣并不可靠。

  作者:張恒詳情


《析價值觀的細劃》1.價值觀的定位。人之本、和之諧、誠之信、互之利、修之已、安之人。價值觀的重要定位。2.價值觀的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取決于內在核心。而內在核心的精髓為企業(yè)經營價值觀提供了指導、經營、管

  作者:張恒詳情


《析危機管理的細劃》1.存在于危機、發(fā)展于危機、壯大于危機,同時也死亡于危機。危機管理是考驗創(chuàng)業(yè)者的生存哲學。2.危機管理的存在。創(chuàng)業(yè)者在經營活動中,就是在經營風險。風險就來源于危機。任何一只船,無論

  作者:張恒詳情


《析管理者與員工的執(zhí)行標準細劃》1.管理者的成敗多數于在決策后的執(zhí)行做事上。原因來源于員工的個人的“獨立自主”。這種個人的“獨立自主”不是在全心全意的遵行企業(yè)的價值觀念。而是“個人”的價值觀念。2.管

  作者:張恒詳情


《析管理者的個性源泉細劃》1.管理者是個體創(chuàng)造者。是創(chuàng)造文明的源泉。最形象的表達:是代表的“(老年青年)還是(青年老年)”。2.管理者的個性產生創(chuàng)造者。在他們來說,與其在逆來順受,到不如去通過激烈的創(chuàng)

  作者:張恒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