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銷與風險控制

  文件類別:管理戰(zhàn)略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45K

  下載次數:135

  所需積分:7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賒銷與風險控制
賒銷與風險控制

第一講 企業(yè)要加強賒銷管理
【本講重點】
企業(yè)面臨的信用風險環(huán)境
企業(yè)的拖欠現狀分析
企業(yè)信用風險是如何產生的

【導言】
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進入了買方經濟,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yè)經營面臨很多實際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挑戰(zhàn)就是銷售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客戶希望能夠以賒購的方式交易,從而獲得融資。銷售企業(yè)則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不提供賒銷會削弱競爭能力,另一方面,提供賒銷則會面臨來自客戶的信用風險。
信用成為中國商品過剩時期最稀缺的資源。目前的“三角債”問題和企業(yè)間普遍存在的拖欠問題,都是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信用”問題。中國企業(yè)的信用管理,已經成為入世以后和世界經濟接軌,與信譽卓著的跨國公司同臺競爭,必須迫切解決的首要問題。
企業(yè)面臨的信用風險環(huán)境
中國人不講信用嗎
小故事
設想在一個小村子里,張三向李四借了500元錢。即使沒有打借條,張三也會按照口頭承諾的期限如期歸還借款,否則,張三的失信行為會很快在村子里傳播,就沒有人再借錢給他了。
中國人不是缺乏信用品德,而是缺少社會信用體系和機制。
局部的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之所以沒有辦法擴張為全國性的甚至世界性的市場,主要的原因在于沒有一個信用體系,信用可以在局部地區(qū)或者一個規(guī)模較小的經濟中存在,但是要擴張到全國,就必須要有法律系統的支撐。中國自秦以后,就沒有法制傳統,靠儒家的倫理道德治理國家,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這也是中國為什幺信用發(fā)展不起來,市場經濟發(fā)展不起來的原因之一。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
基本概念
所謂信用( c.re D.it),是指一種建立在授信人對受信人償付承諾的信任的基礎上、使后者無須付現即可獲取商品、服務或貨幣的能力。
由于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為中介的交易,因此信用是現代市場交易的一個必備的要素。
現代商業(yè)社會是一個契約社會,交易建立在共同遵守契約的基礎之上。當不守信用和欺騙盛行時,一切契約都不可靠,商業(yè)活動就無法進行。這種相互間的契約關系彼此交織,使企業(yè)處于一個復雜的社會信用網絡中。在無數次商品交易中,人們感覺到如果雙方給對方以信用,交易就可以順利地完成。
北美地區(qū)經濟之所以連續(xù)十幾年持續(xù)發(fā)展(經濟增長、物價平穩(wěn)、失業(yè)率較低),究其原因除了健全的法制、透明的規(guī)則以及以小企業(yè)為代表的創(chuàng)新機制之外,核心就是信用。
信用和信用體系可以保證競爭規(guī)則的有效執(zhí)行,避免交易中無效成本的發(fā)生,同時還可以降低融資成本。然而信用的維護卻需要完整的法律體系和有效的執(zhí)法系統。法律的作用在于增加破壞信用的成本,使人們自覺地也是被迫地遵守信用。

中國企業(yè)為社會信用危機付出的代價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撰文抨擊了“中國的信用狀況之惡劣表現”,主要有:履約率極低;債務人大量逃廢債務;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毒米毒酒等惡性案件不斷發(fā)生;企業(yè)進行虛假披露,包裝上市圈錢等行為屢見不鮮;“有償新聞”、“虛假廣告”、“假財務報告”和“黑嘴股市分析”滿天飛;以萬億元計的銀行的不良貸款積累;盜竊知識產權……
據專家測算分析,我國市場交易中的無效成本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至少為10%-20%。我國企業(yè)經營中的無效成本更是居高不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分析,如剔除制度性變化和利率調整等因素,近十年來企業(yè)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三項合計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14%,大大高于外商投資企業(yè)的同期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為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約1800億元;國家工商總局統計,由于合同欺詐造成的直接損失約55億元。還有產品質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種損失至少有2000億元,由于三角債和現款交易增加的財務費用約有2000億元,由于不合理的稅外收費和不必要的審批造成的各種費用約3000億元,另外還有逃騙稅款損失以及發(fā)現的腐敗損失等等。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上只有一種信用,那就是國家信用。中央計劃者統一安排生產、流通、交易以及伴隨這些過程的金融活動,交易的雙方都假定對方會按照事先的約定交錢和交貨,因為交易雙方的所有者均為國家,彼此并不懷疑對方,也不必擔心違約所造成的后果,雙方都知道違約所產生的問題會由國家來解決。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經濟改革之后,經濟的主體不再是國家,而是有著自己經濟利益的國有法人、一般法人、集體和個人,國家信用涵蓋的范圍日益縮小,不同形態(tài)所有者之間的交易無法再依賴國家信用來完成,但另一方面商業(yè)信用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在很多地區(qū)頻繁發(fā)生詐騙和違約,交易成本迅速上升,甚至高到了交易無法進行的地步,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比中央計劃還要低。

【案例分析】
假定甲乙兩方簽訂了一項合同,如果雙方遵守合同,履行合同中所規(guī)定的條款,每人的收益為10萬元,如果甲方履行合同而乙方違約,比如說甲方按照合同發(fā)了貨,但乙方沒有付款,甲方將損失5萬元,而乙方會獲利12萬元。如果雙方都違約,沒有發(fā)生交易,任何一方的收益都為0。
在雙方完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任一方都會做如下的計算,乙方會想如果甲方履行合同的話,他也履行合同的收益為10萬,而他違約的收益為12萬,因此乙方一定會選擇違約。如果甲方違約的話,乙方若遵守合同將遭致5萬的損失,乙方若也違約,乙方的收益為0,乙方會選擇違約。這樣無論甲方履行合同還是毀約,乙方的最優(yōu)戰(zhàn)略都是違約。由于這博弈的收益矩陣是對稱的,甲方會做完全相同的計算,甲方的最優(yōu)博弈策略也是違約。從全社會的角度來講,沒有交易發(fā)生和交易順利完成的情況相比,經濟損失為20萬元。其根本原因是失信者沒有損失,如果把對失信者懲罰的成本因素考慮進去結果就不一樣了。
這個簡單的例子告訴了我們信用的作用,表明了信用對交易的完成是至關重要的。
總的來說,目前中國企業(yè)面臨的信用環(huán)境有如下四個特點:
◆企業(yè)間交易普遍失信嚴重
◆國家信用體系尚未建立
◆法律環(huán)境尚待進一步改善
◆市場競爭日趨加劇
賒銷與風險控制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