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門電子書(doc)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道之門電子書(doc)
道之門 osho著 譯者序 在心理分析跟哲學的領域里打滾了十幾年,我發(fā)現(xiàn)只有智性的了解雖然也能有益于身心 ,但是終究有其潛在的、不能突破的界限,單單靠理智的力量想要超越原有的自我實在 很難。 剛好,在赴美求學期間,我碰到一位經濟學老師,阿南德.沙倫(Anand Salam),他是本書作者奧修大師的門徒。我認為沙倫是我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所 所碰到的所有老師里面最好的一個,他頭腦清晰,教學極富啟發(fā)性,從他那里,我認識 了奧修,他使我的人生觀產生了很大的改變,當時我跟朋友講,如果有人要我在我的碩 士學位和認識奧修這兩件事情上只選擇一樣,我一定會選擇放棄我的學位而認識奧修。 奧修的著作逾三百本,都是他直接用英文講道,由門徒所記錄下來的。他講道的范圍 包括佛陀、耶穌、老子、莊子,也包括禪學和密宗,事實上他無所不包,他在西元一九 三一年生于印度,二十一歲的時候成道。 剛開始看奧修的書,我有一半反對,但是能夠接受的另外一半?yún)s覺得非常非常好,看完 一本書之后,我變得幾乎可以全部接受他的思想,另外有一部分,我只能說我不知道, 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判斷,但是我已經非常信任他,讀了他的書,使我深深覺得以前那 種無知的驕傲實在是不成熟。 讀了三十本奧修的書之后,我決定將它譯成中文,介紹給中文的讀者。 唐三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西天取經,如今這些寶貴的經文經由二十世紀成道的精神大 師用非常清晰的口吻講出來,的確是深入淺出,我不擬吹噓他話語的睿智,因為他深奧 的智慧非我凡平所能形容,你最好直接看他的書,自己去體會。 由于這是我有生以來所翻譯的第一本書,雖然我盡力保持作者的原意,但難免有不足之 處,您如果有什么疑問,敬請不吝來函措教。其實能夠的話,我希望你直接看他的原文 ,一定更傳神,原文是口語化的英文,并不困難。閑話少說,我們就開始慢慢來品嘗他 的話語…… 謙達那 一九八七年于臺北 再版序 獻給有緣人 當我執(zhí)筆寫這本書再版序的時候,距離本書當初出版已有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之內有 非常大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本書作者奧修大師的圓寂。奧修大師曾經預言,在他圓 寂之后,他的書一定會更加暢銷,事實上,奧修的智慧之語是無時間性的,就好象古代 的經文能夠萬古流芳一樣。 另外,去年本人也曾經赴印度孟買附近的普那參訪奧修大師的社區(qū),聆聽大師的講道, 以及參加他們的靜心活動,奧修大師的影響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外在的提升固然有它 的作用,尤其當它能夠輔助內在成長的時候,然而內在的蛻變才是我們人生真正的目的 。 在這三年之內,本人仍繼續(xù)潛心于翻譯奧修大師的其他著作,目前已出版者共有五本, 預計在今年之內尚會陸陸續(xù)續(xù)出版幾本。(按:現(xiàn)已出版十九本譯著。) 奧修大師原來以巴關.羅杰尼希問世,但是后來他叫門徒將他的名字改成奧修(OSHO) ,奧修其實是日本語"和尚"的音譯,關于這個名詞的第一次出現(xiàn)是愛卡(Eka)用于稱呼 他的師父菩提建庫(Bodhidharma)。"和"意味著"帶著很大的尊敬、愛和感激",它同時 意味著"同步發(fā)生"和"和諧","尚"意味著"意識的多層面擴張"和"存在從所有的方向灑過 來" 謙達那 一九九0年三月于臺北 原序 我非常喜愛我曾經讀過的奧修的第一本書,喜愛到我?guī)缀醪荒茏x它,我讀了一段、一句 ,就起來跳舞,我簡直不能相信,在奧修的話里有我曾經相信過的所有東西,有我曾經 懷疑過的所有東西,全部都很明白、很詩意、很清晰地表達出來,我所能夠說的只是: "是的!"是的,而且感謝你上千個感謝。 那是一個強烈的羅曼史的開始,一個隨著年代而加深的羅曼史。奧修解釋說,一個師父 和門徒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深深的愛和深深的信任關系。在我五年前第一次讀那本小冊子 的時候,一個繼續(xù)在滋長的愛的基礎就發(fā)展出來了,隔了不久,盡管我有心理障礙,盡 管我有拒斥宗教的強烈傾向,盡管我對靜心(meditation)漠不關心、對整個師父與門 徒的這種關系方式心存懷疑,甚至是嘲弄,我最后還是成為奧修的門徒。點化(initia tion)為門徒是一種技巧,就象他所設計出來的靜心方法也是技巧一樣,他的話還有他 的書本身也都是技巧。奧修用盡所有方法把我們從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帶領到我們所能 達到的地方,他玩一些把戲來騙我們、來吸引我們、來引誘我們去蛻變(transform), 他以一種非常溫暖,非常有愛心的方式來做,所以即使碰到那種不可避免的隨著成長而 來的痛苦,一個人所能夠說的也只是:"是的,而且感謝你,一千個感謝。" 在這本書里面所包含的演講是一九七一年春天所講的,奧修廣泛地討論他如何跟他的門 徒一起修行,他不僅談到關于他所使用的技巧,和那些技巧背后所隱藏的奧秘的意義, 他還用他的話語作為技巧把你推到頭腦和理智之外,他解釋道:"唯有當你被說服說我所 帶的是理性的,那么我才能夠開始在非理性的部分下功夫,那才是真正的開始,也是我 必須逐漸進入你的心,我必須左彎右拐,繞過你的理智。" 他從理智開始,為的是要把一個人帶出理智,當一個人被他的話所說服的時候,他就用 他的話來粉碎一個人的信念。他告訴我們說,佛陀曾經告訴他的門徒舍利子一些荒謬的 事情,為的只是要看看舍利子是否提出質疑,為的只是要試一試他是否已經臣服。奧修 似乎也在做同樣的事。如果你是佛陀、基督、戈齊福、或克利虛納姆提的跟隨者,奧修 會說一些令你完全無法接受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個猶太人,他會說一些令你無法接受的 關于希特勒的事情,所有這些都是技巧,所有這些都是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情境,使你被迫去 面對你自己的偏見、你自己的盲點、和你自己的投射。 如果師父給你一些東西,人的頭腦一般都會提出質疑。唯有當你不提出質疑,師父才會 給你一些不能問的東西,奧修的話有時候是用來試探的,看看你是否會提出質疑。他所 給的點化(成為門徒)的外在顯示也是用來試驗你的,他要求門徒要穿紅色系的衣服, 以及在頸項掛著一條串珠,上面附有裝著他照片的小匣子,這具有很多奧秘的理由,這 些理由在這本書里面有解釋,但似乎同樣重要的是:它是一種臣服(surrender)的表示 、是一種信任的表示,唯有當你信任,師父才能夠在你身上下功夫。 在本書里面,奧修解釋一個二十世紀的成道大師----- 一個佛,一個基督,一個老子---- 如何在他的門徒身上下功夫,他用各種方法來改變他們,那些方法就象奧修的智慧一樣 ,是沒有時間性的,也象他如詩一般的演講一樣,是新的。 希望他的話語能夠使你的心開始跳舞,就象它已經使我們千千萬萬人的心跳起舞來一 樣,希望他的話語能夠刺激你、激勵你、混亂你、啟發(fā)你,而且縈繞著你,然后你就可 以丟棄它們,似乎唯有到那個時候,真正的工作才能夠開始。 女門徒:沙特亞.巴提 目錄 譯者序………………………………………………………………………………………………1 再版序………………………………………………………………………………………………1 原序…………………………………………………………………………………………………2 第一章 神就是那正在發(fā)生的…………………………………………………………………….3 第二章 門徒:透過人格的成長而放棄幼稚的行為或欲望……………………………………12 第三章 成為門徒:走出輪回……………………………………………………………………23 第四章 與神性親近………………………………………………………………………………32 第五章 靜心:一種微妙的死亡…………………………………………………………………41 第六章 心靈上的爆發(fā):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51 第七章 成為門徒的神秘意義……………………………………………………………………60 第八章 奧秘集團:保持者和媒介者……………………………………………………………75 附錄 開悟——一個團體性的工作………………………………………………………………89 第一章 神就是那正在發(fā)生的 我為我問個人的問題感到抱歉。然而我這樣問其實也是為了其他許許多多的人,而不只 是為我自己。你是誰?你為什么來到這個世界? 你所問的問題是不是所謂個人的問題對我來說并沒什么差別,因為對我而言,個人是不 存在的。你無法問任何個人的問題,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被你稱呼為個人。事實上,問 個人的問題并不(足字旁加俞)矩,但是去假定有這么一個個人存在,那才是(足字旁 加俞)矩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它不是一個實體,事實上根本就沒有個人,或者你可以 說世界上只有一個個人,而這個個人我們稱之為神,只有神才具備有所謂個人的性質, 因為只有神才有一個中心。 我們一般人根本就沒有一個中心。在我們里面,中心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卻假定我們 有一個中心,這個假定的中心叫做自我。自我是一個假設性的東西、是一個幻象,但是 我們一般認為如果沒有這個自我、沒有這個中心,我們就不能生活。 所以你或許會以為這些問題是對一個個人來問的,但是只要這些問題是對我而發(fā)的話, 那么它們就不是對我個人而發(fā)的,因為我并不是一個個人。當一個人對自己探討越深的 時候,就會更加發(fā)覺自我變得更少,而一旦達到了自己最核心的部分,他就會發(fā)覺自我 根本不存在。 其次你問到我是誰,我說:"我不是。"我總是叫一些慕道者自問:"我是誰?"并不是為 了這樣問之后他們就可以知道他們是誰,而是要達到一個情況,當這個問題被問得很強 烈,強烈到發(fā)問者不存在,只留下問題本身,如果這個問題被問得非常強烈、非常深入 ,深入到無法再深入,那么剛剛提到的那個發(fā)問者不存在而只有問題存在的情況就一定 會發(fā)生,這樣的話,就有一個荒謬的事實會被呈現(xiàn)出來,你將會了解到,并沒有一個人 可以問:"我是誰?"換句話說,沒有一個人可以被問:"你是誰?"提出這個問題并不是 為了要得到一個答案,而是為了要超越問題本身。 說起來在我們內在并沒有一個人。事實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內在,當沒有內在的時候,也 就沒有外在;當你不是里面的時候,也就沒有外面,那么世界就是一個整體,存在本身 就是一個整體,不能被二分為"你"...
道之門電子書(doc)
道之門 osho著 譯者序 在心理分析跟哲學的領域里打滾了十幾年,我發(fā)現(xiàn)只有智性的了解雖然也能有益于身心 ,但是終究有其潛在的、不能突破的界限,單單靠理智的力量想要超越原有的自我實在 很難。 剛好,在赴美求學期間,我碰到一位經濟學老師,阿南德.沙倫(Anand Salam),他是本書作者奧修大師的門徒。我認為沙倫是我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所 所碰到的所有老師里面最好的一個,他頭腦清晰,教學極富啟發(fā)性,從他那里,我認識 了奧修,他使我的人生觀產生了很大的改變,當時我跟朋友講,如果有人要我在我的碩 士學位和認識奧修這兩件事情上只選擇一樣,我一定會選擇放棄我的學位而認識奧修。 奧修的著作逾三百本,都是他直接用英文講道,由門徒所記錄下來的。他講道的范圍 包括佛陀、耶穌、老子、莊子,也包括禪學和密宗,事實上他無所不包,他在西元一九 三一年生于印度,二十一歲的時候成道。 剛開始看奧修的書,我有一半反對,但是能夠接受的另外一半?yún)s覺得非常非常好,看完 一本書之后,我變得幾乎可以全部接受他的思想,另外有一部分,我只能說我不知道, 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判斷,但是我已經非常信任他,讀了他的書,使我深深覺得以前那 種無知的驕傲實在是不成熟。 讀了三十本奧修的書之后,我決定將它譯成中文,介紹給中文的讀者。 唐三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西天取經,如今這些寶貴的經文經由二十世紀成道的精神大 師用非常清晰的口吻講出來,的確是深入淺出,我不擬吹噓他話語的睿智,因為他深奧 的智慧非我凡平所能形容,你最好直接看他的書,自己去體會。 由于這是我有生以來所翻譯的第一本書,雖然我盡力保持作者的原意,但難免有不足之 處,您如果有什么疑問,敬請不吝來函措教。其實能夠的話,我希望你直接看他的原文 ,一定更傳神,原文是口語化的英文,并不困難。閑話少說,我們就開始慢慢來品嘗他 的話語…… 謙達那 一九八七年于臺北 再版序 獻給有緣人 當我執(zhí)筆寫這本書再版序的時候,距離本書當初出版已有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之內有 非常大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本書作者奧修大師的圓寂。奧修大師曾經預言,在他圓 寂之后,他的書一定會更加暢銷,事實上,奧修的智慧之語是無時間性的,就好象古代 的經文能夠萬古流芳一樣。 另外,去年本人也曾經赴印度孟買附近的普那參訪奧修大師的社區(qū),聆聽大師的講道, 以及參加他們的靜心活動,奧修大師的影響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外在的提升固然有它 的作用,尤其當它能夠輔助內在成長的時候,然而內在的蛻變才是我們人生真正的目的 。 在這三年之內,本人仍繼續(xù)潛心于翻譯奧修大師的其他著作,目前已出版者共有五本, 預計在今年之內尚會陸陸續(xù)續(xù)出版幾本。(按:現(xiàn)已出版十九本譯著。) 奧修大師原來以巴關.羅杰尼希問世,但是后來他叫門徒將他的名字改成奧修(OSHO) ,奧修其實是日本語"和尚"的音譯,關于這個名詞的第一次出現(xiàn)是愛卡(Eka)用于稱呼 他的師父菩提建庫(Bodhidharma)。"和"意味著"帶著很大的尊敬、愛和感激",它同時 意味著"同步發(fā)生"和"和諧","尚"意味著"意識的多層面擴張"和"存在從所有的方向灑過 來" 謙達那 一九九0年三月于臺北 原序 我非常喜愛我曾經讀過的奧修的第一本書,喜愛到我?guī)缀醪荒茏x它,我讀了一段、一句 ,就起來跳舞,我簡直不能相信,在奧修的話里有我曾經相信過的所有東西,有我曾經 懷疑過的所有東西,全部都很明白、很詩意、很清晰地表達出來,我所能夠說的只是: "是的!"是的,而且感謝你上千個感謝。 那是一個強烈的羅曼史的開始,一個隨著年代而加深的羅曼史。奧修解釋說,一個師父 和門徒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深深的愛和深深的信任關系。在我五年前第一次讀那本小冊子 的時候,一個繼續(xù)在滋長的愛的基礎就發(fā)展出來了,隔了不久,盡管我有心理障礙,盡 管我有拒斥宗教的強烈傾向,盡管我對靜心(meditation)漠不關心、對整個師父與門 徒的這種關系方式心存懷疑,甚至是嘲弄,我最后還是成為奧修的門徒。點化(initia tion)為門徒是一種技巧,就象他所設計出來的靜心方法也是技巧一樣,他的話還有他 的書本身也都是技巧。奧修用盡所有方法把我們從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帶領到我們所能 達到的地方,他玩一些把戲來騙我們、來吸引我們、來引誘我們去蛻變(transform), 他以一種非常溫暖,非常有愛心的方式來做,所以即使碰到那種不可避免的隨著成長而 來的痛苦,一個人所能夠說的也只是:"是的,而且感謝你,一千個感謝。" 在這本書里面所包含的演講是一九七一年春天所講的,奧修廣泛地討論他如何跟他的門 徒一起修行,他不僅談到關于他所使用的技巧,和那些技巧背后所隱藏的奧秘的意義, 他還用他的話語作為技巧把你推到頭腦和理智之外,他解釋道:"唯有當你被說服說我所 帶的是理性的,那么我才能夠開始在非理性的部分下功夫,那才是真正的開始,也是我 必須逐漸進入你的心,我必須左彎右拐,繞過你的理智。" 他從理智開始,為的是要把一個人帶出理智,當一個人被他的話所說服的時候,他就用 他的話來粉碎一個人的信念。他告訴我們說,佛陀曾經告訴他的門徒舍利子一些荒謬的 事情,為的只是要看看舍利子是否提出質疑,為的只是要試一試他是否已經臣服。奧修 似乎也在做同樣的事。如果你是佛陀、基督、戈齊福、或克利虛納姆提的跟隨者,奧修 會說一些令你完全無法接受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個猶太人,他會說一些令你無法接受的 關于希特勒的事情,所有這些都是技巧,所有這些都是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情境,使你被迫去 面對你自己的偏見、你自己的盲點、和你自己的投射。 如果師父給你一些東西,人的頭腦一般都會提出質疑。唯有當你不提出質疑,師父才會 給你一些不能問的東西,奧修的話有時候是用來試探的,看看你是否會提出質疑。他所 給的點化(成為門徒)的外在顯示也是用來試驗你的,他要求門徒要穿紅色系的衣服, 以及在頸項掛著一條串珠,上面附有裝著他照片的小匣子,這具有很多奧秘的理由,這 些理由在這本書里面有解釋,但似乎同樣重要的是:它是一種臣服(surrender)的表示 、是一種信任的表示,唯有當你信任,師父才能夠在你身上下功夫。 在本書里面,奧修解釋一個二十世紀的成道大師----- 一個佛,一個基督,一個老子---- 如何在他的門徒身上下功夫,他用各種方法來改變他們,那些方法就象奧修的智慧一樣 ,是沒有時間性的,也象他如詩一般的演講一樣,是新的。 希望他的話語能夠使你的心開始跳舞,就象它已經使我們千千萬萬人的心跳起舞來一 樣,希望他的話語能夠刺激你、激勵你、混亂你、啟發(fā)你,而且縈繞著你,然后你就可 以丟棄它們,似乎唯有到那個時候,真正的工作才能夠開始。 女門徒:沙特亞.巴提 目錄 譯者序………………………………………………………………………………………………1 再版序………………………………………………………………………………………………1 原序…………………………………………………………………………………………………2 第一章 神就是那正在發(fā)生的…………………………………………………………………….3 第二章 門徒:透過人格的成長而放棄幼稚的行為或欲望……………………………………12 第三章 成為門徒:走出輪回……………………………………………………………………23 第四章 與神性親近………………………………………………………………………………32 第五章 靜心:一種微妙的死亡…………………………………………………………………41 第六章 心靈上的爆發(fā):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51 第七章 成為門徒的神秘意義……………………………………………………………………60 第八章 奧秘集團:保持者和媒介者……………………………………………………………75 附錄 開悟——一個團體性的工作………………………………………………………………89 第一章 神就是那正在發(fā)生的 我為我問個人的問題感到抱歉。然而我這樣問其實也是為了其他許許多多的人,而不只 是為我自己。你是誰?你為什么來到這個世界? 你所問的問題是不是所謂個人的問題對我來說并沒什么差別,因為對我而言,個人是不 存在的。你無法問任何個人的問題,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被你稱呼為個人。事實上,問 個人的問題并不(足字旁加俞)矩,但是去假定有這么一個個人存在,那才是(足字旁 加俞)矩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它不是一個實體,事實上根本就沒有個人,或者你可以 說世界上只有一個個人,而這個個人我們稱之為神,只有神才具備有所謂個人的性質, 因為只有神才有一個中心。 我們一般人根本就沒有一個中心。在我們里面,中心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卻假定我們 有一個中心,這個假定的中心叫做自我。自我是一個假設性的東西、是一個幻象,但是 我們一般認為如果沒有這個自我、沒有這個中心,我們就不能生活。 所以你或許會以為這些問題是對一個個人來問的,但是只要這些問題是對我而發(fā)的話, 那么它們就不是對我個人而發(fā)的,因為我并不是一個個人。當一個人對自己探討越深的 時候,就會更加發(fā)覺自我變得更少,而一旦達到了自己最核心的部分,他就會發(fā)覺自我 根本不存在。 其次你問到我是誰,我說:"我不是。"我總是叫一些慕道者自問:"我是誰?"并不是為 了這樣問之后他們就可以知道他們是誰,而是要達到一個情況,當這個問題被問得很強 烈,強烈到發(fā)問者不存在,只留下問題本身,如果這個問題被問得非常強烈、非常深入 ,深入到無法再深入,那么剛剛提到的那個發(fā)問者不存在而只有問題存在的情況就一定 會發(fā)生,這樣的話,就有一個荒謬的事實會被呈現(xiàn)出來,你將會了解到,并沒有一個人 可以問:"我是誰?"換句話說,沒有一個人可以被問:"你是誰?"提出這個問題并不是 為了要得到一個答案,而是為了要超越問題本身。 說起來在我們內在并沒有一個人。事實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內在,當沒有內在的時候,也 就沒有外在;當你不是里面的時候,也就沒有外面,那么世界就是一個整體,存在本身 就是一個整體,不能被二分為"你"...
道之門電子書(doc)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暗促-酒店玫瑰靜悄悄地開 444
- 2終端陳列十五大原則 435
- 3專業(yè)廣告運作模式 391
- 4****主營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設計 421
- 5中小企業(yè)物流發(fā)展的對策 438
- 6主顧開拓 565
- 7主動推進的客戶服務 389
- 8專業(yè)媒體策劃與購買 416
- 9中遠電視廣告CF 514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


